中国半部近代史是由湖南人书写的
“一部中国近代史,半部由湖南人写就”,是一个比较流行的说法。这说的是湖南人在中国近代史上群体爆发的独特人文现象,以及湖南人在近代中国发展历程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近代湖南名人、伟人层出不穷。这张照片拍摄于湖南长沙市岳麓区著名的橘子洲,......阅读更多
“一部中国近代史,半部由湖南人写就”,是一个比较流行的说法。这说的是湖南人在中国近代史上群体爆发的独特人文现象,以及湖南人在近代中国发展历程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近代湖南名人、伟人层出不穷。这张照片拍摄于湖南长沙市岳麓区著名的橘子洲,......阅读更多
赫顿Hutton.James(1726.6.3~1797.3.26) 英国地质学家。他所倡导的“均变说”为地质科学奠定了一块基石。早年曾先后学习法律、化学、医学和务农。1768年放弃农业,从事地质科学的研究。 18世纪未和19世纪初,......阅读更多
葛利普(Amadeus William Grabau) 美国地质学家、古生物学家、地层学家。1870年生于美国威斯康星州塞达堡。少年时当过钉书店学徒、波士顿自然历史学会矿物采集部助理员、该学会博物馆科普报告员。1890年成为麻省理工学......阅读更多
李希霍芬(Ferdinand Paul Wilhelm Richthofen) 德国地理学家、地质学家,近代早期中国地学研究专家。1833年5月5日生于普鲁士上西里西亚卡尔斯鲁赫(今属波兰)。1856年毕业于柏林大学。曾任柏林国际地理......阅读更多
居维叶Cuvier.Georges.Baron(1769.8.23~1832.5.13) 法国动物学家,曾把现生动物与化石遗骸进行构造上的系统比较,从而创建了比较解剖学和古生物学。 居维叶出生于法国蒙贝利亚尔。1784~1788年,在......阅读更多
塞奇威克Sedgwick.Adam(1785.3.22~1873.1.27) 英国地质学家。最先将寒武纪这个名称用于5.7亿年前至5.0亿年的这一段地质时期。 尽管塞奇威克曾是数学家,对地质学所知甚少,但却于1818年被任命为剑桥大学......阅读更多
我首次见到长江是在1974年上海附近的长江出海口,到1979年畅游长江三峡,1981年上溯金沙江虎跳峡,1982年得窥金沙江上游与四川分界一带,自此我便与长江结下不解之缘,尤其对长江起源产生了无限的兴趣与疑问,留下了三访江源之伏笔。 ......阅读更多
2009年5月,适逢冰川学家施雅风院士90寿辰与中科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成立50周年庆典,我和资深编辑李志华老师赶赴兰州。晚上,我们见到了兰州大学的伍光和教授。 最初接触到伍光和这个名字,是在一部叫《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地理教材上......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