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素与尺寸来自超微摄影下的虫族震撼

昆虫在形态、结构、图案、色彩等方面具有不可思议的复杂性,却因为体型太小而往往令人类“视而不见”。超微摄影技术,借助光学显微镜头、高分辨率相机及计算机的力量,通过实现大景深的清晰成像,让验到一个肉眼无法直接观察到的微观世界。这一技术最初应用于生命科学等科研领域,通过超微影像平台,帮助科研人员开展超微结构成像实验。超微摄影发展至今,分支出一个独特的艺术门类。王恒的超微昆虫摄影将这种技术融合他自己的艺术表达,通过生动有趣的画面,用巨大的昆虫图像,让观众直面来自“虫族”的震撼。

8月底,北京朝阳门银河SOHO中庭,一个特别的名叫“咫尺幻境”的展览正在展出。有人从楼上往下看,发现展墙上、地面上是各种各样巨大的昆虫图像,就连搭起的展墙,也神似一只有触须的六足大虫子,参观的人置身其中,就像格列佛到了大人国。这些巨型昆虫照片是超微摄影作品,种类形态各异的昆虫,以三四米的巨大体态展示在观众眼前,而旁边放置的昆虫原虫标本最小到仅有三四毫米。这种强烈的大小对比,将观众瞬间带入了一个奇幻的巨大微观世界,清晰地呈现出昆虫独特的形态魅力。

几乎所有的观众看到这个宛若艺术品的大波浪卷时都会惊叹道:“它的尾巴好艺术!”而实际上这是裂跗螽斯的翅膀尖端,它以这种不可思议的方式收纳起巨大的翅膀,避免在潮湿的砂蹭破。当然,图片上这种情况只会发生在它展开互相交错的前后翅那万分之一秒内,而平时这四片翅膀会合并在一起卷起来,只形成一个完整的卷儿。

王恒是这些摄影作品的创作者。他原本是满世界跑的自由摄影师,自从小小的昆虫跃入他的视野后,他开始甘愿宅在家中,从零起步钻研超微摄影,乐此不疲地在一个个昆虫身体上进行“星球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