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

“来之前,以为这里是贫穷、恐怖、暴力,来到之后才发现这里充满了祥和、热情和绿色。”北京大学东语系的一位年轻女教师的这番话应该是对今日巴基斯坦的一个很客观的表述。发源于中国高原冈仁波齐峰北坡的印度河,在历经3180公里的高原和平川后于卡......阅读更多

巨洞

在都柳江上的一艘船上,一些巨洞村寨里的青年男女在为游客演唱极为悠美的侗族大歌。她们低沉而悠扬的歌声穿越、回荡在江面上,可以久久不去。摄影/李雪梅 在岜沙,两位少女要搭我们的汽车离开她们的村寨,也许是想长久地离开那里。那天我们带她们下到......阅读更多

岳麓山下 橘子洲头

湖湘精英崛起,是中国近现代历史舞台上一个重大的文化现象。从一个普通内陆省份,一变而为“中国不可一日无湖南”,这中间发生了什么?到底是怎样的一方水土,到底是怎样的一种文化,孕育出魏源、曾国藩、左宗棠、谭嗣同、这样一批叱咤风云的巨人? 橘......阅读更多

岜沙

在现代化的进程中,有时不是他们走向我们(乡村走向城市),而是我们走向他们(城市回到农村——回归自然)。当我们走向他们的时候,改变他们命运的,也许就是我们看待他们和他们生活的目光。事实上,我们的目光每一次跟他们的目光接触时,都会使他们的......阅读更多

居延汉简

1930年,由中瑞等国科学家组成的西北科学考查团在内蒙古居延地区一次性发掘出土汉简一万余枚。这在当时轰动了整个世界,并把居延汉简与殷墟甲骨、敦煌遗书、故宫内阁大库档案并称为20世纪中国文化史上的四大发现。42年后,中国考古界又在居延地......阅读更多

尧熬尔

裕固族人自称“尧熬尔”—这个古老族群名称的背后,是一段辉煌而曲折的历史。经历千年沧桑,“尧熬尔”成为众多亚欧大草原游牧民族中的一个边缘小族群。尘烟散去,唯有那苍凉的歌谣,回荡在青藏高原东北边缘的祁连山南北麓。生长于裕固族牧人之家的尧熬......阅读更多

定格在火山灰中的森林 通过乌海的植物化石 再现三亿年前的树海

2024年8月27日,国际地质科合会公布了第二批“100个世界地质遗产地名录”,我国共有三处入选,其中之一是位于内蒙古乌海市的“乌达二叠纪植被化石产地”。对公众而言,这是一个比较陌生的地方,然而在古植物学者心目中,它却是一处研究圣地。......阅读更多

多元一体 和而不同

侗台语族(2)黎族是最早居住在海南岛的民族,他们创造了独具特色的黎族文化。黎族泥条盘筑的制陶工艺是新石器时代的遗存,黎锦堪称中国纺织史上的“活化石”,历史已经超过3000年,黎族文身更是被誉为刻在皮肤上的“敦煌壁画”。傣族过去全民信仰......阅读更多

基诺族

张世均西南民族大学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教授,主要从事民族历史与文化的研究,著有《基诺族简史》、《谁是民族文化传承的主要承担者——解析当前基诺族民族文化传承困境与措施》、《基诺族民族文化传承的现状调查与分析》等。 摄影/陈海汶...阅读更多

地图上的柏林

两条久远而和谐的线索横贯了柏林的城市地图:作为生命轨迹的施普雷河,以及作为文明之轴的城市中心大道。除此之外,柏林还留有一道斜贯而过的伤痕——柏林墙遗迹,它是现代史上由冷酷的铁笔所任意切割出的之线,令人对这座城市那段特殊的、破镜重圆的命......阅读更多